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17|回复: 2

三水大埔前街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4 14: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水大埔前街简介
一、
地理位置:前街村位于佛山市三水区北部大塘镇,清西公路及四花公路交会处。旧村建在小丘陵上,前面一口大鱼塘,地形如蟹故称蟹地。南向。
二、
历史沿革:明清时为胥江都土塘堡一图十甲,民国时属治和乡,解放后属大塘公社塘布大队、前街大队、塘布乡、塘布村民委员会。
三、
人口状况:本村户籍990人,港澳海外侨胞400人,其他外出300人。
四、
古代建筑:现有莫氏大宗祠、和宗莫公祠。已废有绍锦书舍、蓬源家塾、岳南古庙、北帝庙及五座门楼(朝阳门、文明门、鎏金门、引阜门、庆衍门)。
    五、对联诗词:莫氏大宗祠联     美奂美轮锦绣前程光大埔 卜年卜世阜康民物达前街


锦书舍联

绍业贻谋先祖置    锦衣原是读书来
         大埔沙适止亭联一   天道岂微茫福善祸淫传自古  群情留浑噩行端视直重于今
大埔沙适止亭联二此地有纳凉皆趣  斯人得太古遗风
                 蓬源家塾回文诗江南山杵梅花发
山杵梅花发石岩
      花发石岩风细细 岩风细细雨山山
山山叠叠云烟起
叠叠云烟
      起半山
烟起半山流水到
半山流水到江南
    大埔沙适止亭诗世事浮沉信渺然
长途适止且停鞭
三弓地拓留余壤
    一步饶人养性天 槐火漫加炎下候
石泉宜济旱干年

万家甘露同沾润
洒遍杨枝满大千
五、
古老传说:本村古时是周姓村落,我祖莫钦公原籍四会清塘,因四会城西贞山聚匪,抢掠乡村。为避贼乱,莫钦公携子云松迁入三水,以看牛为生定居于此。后人口繁衍,而周家外迁,故前街全部莫姓,并无杂姓。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形成了附近几条莫姓村落。
六、
分支村落:前街是三水最古老的莫姓村,分迁有后街、横沥、大沙、白水塘、潦北及高要金利五甲、六甲、七甲等村。
七、
宗祠堂号:莫氏大宗祠——绍锦堂,和宗莫公祠——务本堂。
八、
宗枝繁衍:自钦公开村至今繁衍29代,现本村居住23至29传。本人26传,已荣升太叔公辈。
兄弟们如有更详尽资料请完善                                 

                                  莫振林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02: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经山 发表于 2011-2-24 15:58
清远莫楚华的《明月弄影照鲶塘》
一丶寻根起缘

今年4月7日本人及念塘村部分叔伯兄弟到清远跟鲤鱼捷的兄弟共同拜祭文郁公,到鲤鱼捷与各叔伯兄弟把酒言欢{:soso_e11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5: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远莫楚华的《明月弄影照鲶塘》
一、寻根起缘

  记得在五年前,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破解了清远天堂山古墓之谜,当我与南宋谏议大夫陈凤台的后裔欢聚一堂时,陈氏族长在感谢之余,热情询问我的家世渊源,我却一时愕然。是啊!我的根在何处?我的祖先从何处而来?我为别人的家族破解了千年之谜,为何不能解开自己家族身世?好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人明明白白地知道:我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

  为了寻根溯源,我回到久别的家乡,请教乡中辈份最高、年纪最老的长者龙相太公。他拿出一本珍藏多年、并逃过了“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劫难、全村唯一硕果仅存的族谱给我浏览。我小心翼翼地翻开族谱,只见首页上赫然写着:始迁祖莫谏从四会清塘迁居广州府三水县鲶塘村,再迁祖莫时进由广州府三水县鲶塘村迁居清远县鲤鱼捷村。

  看完族谱,我对自己的家族渊源有一个简单的轮廓:我的家族是从四会清塘迁居三水鲶塘,再从三水鲶塘迁居清远山塘鲤鱼捷。随着时代的变迁,鲤鱼捷已演变成西向、北向、葵向等村落,年轻一代对鲤鱼捷这个古老的地名已经变得十分陌生。

  屈指一算,从三水始迁祖莫谏到我这一代,已经整24代,即使从清远始迁祖莫时进到我这一代,也有12代之久,大约三百年历史。我推算,时进公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右北上清远谋生的,起初与其他族中兄弟一起族住回澜白莲村,后来发现鲤鱼捷更适合自己居住,于是带着三个儿子定居于此。   

二、印象三水

  我印象之中的三水县,有个三水盆地,地形复杂,平原与丘陵交错,河流纵横。历经地壳运动、海陆变迁、火山活动等沧海桑田的巨变,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种类繁多的古代生物化石。这些由大自然塑造的奇特地貌景观、岩石矿产和古生物化石与莫氏家族史一样,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的迷人历史,解开莫氏家族其本来面目,能激发莫氏后人的思考、探索自己家族奥秘的兴趣。

  三水以“三江汇流”成为世界奇观。“三江汇流”以思贤滘、昆都山为中心的,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思贤滘作为西江和北江之间的天然连通水道,既是西江和北江黄金航道上的“天然运河”,又是自然调节西江和北江水位的“天然调水工程”,其重要意义超乎寻常。昆都山作为西江和北江连而又分的中流砥柱,可以观赏“思贤洪波”的壮阔自然景观。

  “三江汇流”由于其具有特殊的水系结构和复杂的新构造运动背景,对打造佛山文化名城和三水“水文化”品牌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另据报道,我的祖居地——大塘镇念塘(古称鲶塘)水库东北约500米,去年采获恐龙骨化石约10件,并有恐龙蛋碎片及腹足类、双壳类、介形虫和轮藻化石,这是珠江三角洲首次发现的恐龙骨化石。

  我专程查阅过《佛山大百科·三水县·大塘·念塘》卷,得知明代古地名鲶塘今已改名“念塘”:“念塘村在三水县西南镇北偏东32公里,大塘圩东5.5公里,东与花县相邻,属大塘镇。人口665,多为莫姓。据传原从四会县清塘迁来,取名念塘,以示怀念故土。聚落在平原呈不规则状分布,建筑多为泥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049亩,鱼塘100亩,主种水稻。有念塘水库及电动排灌站1座,设小学1所,有简易公路通大塘圩。”

  又据《三水县志》载:“莫氏人口5630人,分布在16条村,主要聚居大塘镇(白水塘、大布、新塘、念塘等村庄),六和片、西南街道金本片等地。”


三、惊鸿一瞥祖居地

  当我和山塘鲤鱼捷村族中兄弟怀着游子般的心情,跟随念塘村族兄莫乃康走进三百年前的祖居地——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念塘村时,霎时目瞪口呆:眼前的景象竟然与清远山塘鲤鱼捷村是如此相似!村前的池塘头大尾细,犹如一条正在游动的鲶鱼,相信明代地名“鲶塘”即源于此。池塘尾部,有一土丘,形如鲶鱼,上面植被茂密,与池塘浑然一体,像两条鲶鱼首尾相接,相影成趣,巧妙构成一幅“八卦图”,简直是鬼斧神工的杰作。

  念塘古村中心位置,本来有三间祠堂,如今仅存“文亮莫公祠”,而本人的嫡系“文郁莫公祠”因被大火烧毁,地面只剩下一地残垣败瓦,如今已是杂草丛生。我们站在废祠前合影,心情澎湃,难以平复,留下了伤感的泪水。

  文郁祖废祠前面,仍保存着一眼大口井,四周麻石镶嵌,古色古香,井水清澈。本想喝一口曾经哺育祖先们成长的甘泉,可惜找不到汲水工具。凝望泛着涟漪的井水,我猛然想起,我的家乡鲤鱼捷不也是有一眼大口井么?也许,文郁祖的后裔时进祖迁居山塘鲤鱼捷后,为了怀念故乡的山山水水,在迁居地再复制一个“鲶塘村”。

  不是么?当年的山塘鲤鱼捷,村面向西,东倚丘陵山冈,村中设神厅,村前大池塘,大口井,村庄左右大榕树镇宅,村南坐镇洪圣庙。几百年过去了,仍然是如此相似,仿佛害怕他的子孙后代忘记三水祖居地。放心吧,老祖宗,从鲤鱼捷当年只设神厅不设祠堂的奥秘,我就猜出你们要告诫后裔,我们的根在鲶塘,我们的祠堂在鲶塘,真正的大口井在鲶塘,真正的大榕树也在鲶塘。

  三水鲶塘村建在丘陵山冈西面的坡地上,村北和村南面的大榕树在村口婆娑着绿意,给人阵阵清凉,扫除了我们的困意。村北大榕树旁边,矗立着一座颇具气派的古建筑———这便是“文亮莫公祠”,祠堂正对着村前池塘“鲶鱼”的尾部,聚气藏风,气势非凡。站在祠堂前向西远眺,北江就在前面,西部群山郁郁葱葱,跨过留金大桥往北,一条大道直通清远山塘。

  文亮祖乃文郁祖之弟,是我们的太叔祖,如今见到“文亮莫公祠”,亲切之情油然而生。村中长老见我们是来自清远的嫡系宗亲,十分热情接待,让我们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宗亲之情。

  文亮莫公祠古色古香,硬山顶,面阔三间,二进一井,乃清代乾隆时期建筑,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正面由两根大理石柱支撑门面,横梁上雕刻着各种神兽和吉祥图案,天井上檐的匾额上隐约可见“江山千古秀,花木四时春”的雕刻,最令人震撼的是祠堂第二进那四根支撑横梁和瓦面的大理石柱,每根重约三吨,足以显示祖先当年的富有。

  我们并排站立在祠堂神龛前,虔诚地将点燃的香烛举过头顶,默默祈祷,祝愿列祖列宗在天国宁静安详,祈求列祖列宗保佑鲶塘和鲤鱼捷两地后裔平安吉祥,福寿康宁。

  祭祀完毕,我们点燃了鞭炮。鞭炮声响彻云霄,我们要告诉列祖列宗,虽然三水与清远路途遥远,千山阻隔,百水环绕,但几百年来,清远的后裔时刻不忘祖根,斩不断的兄弟情谊,在今天重新绽放。我们今天的寻根祭祖,虔诚之心,拳拳之意,天地可鉴,祈盼可以告慰先灵。

  记得三国曹植撰写《洛神赋》时,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描绘洛神美态。鲶塘寻根,我们终于见到了魂牵梦萦的三百年前祖居地,见到了建筑精美的古村落、古池塘、古祠堂、古石巷、古门楼和古井,虽然只是匆匆一瞬,却给我们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我们像一群流落异乡多年的游子回到故里,一切都觉得新奇与亲切,只要见到村中的阿叔阿婶,我们都表明是来自清远鲤鱼捷的同宗。村中父老兄弟热情洋溢,茶水招待,让我们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鲶塘宗亲如此热情相迎?

  来到村中一间新开张的商店前,我们买了几瓶饮料,准备稍作休息。闲谈之中,我们得知售货员与我们都是文郁祖的嫡系宗亲。突然,我眼前一亮:虽是惊鸿一瞥,但售货员小妹轻盈如雁的身姿,轻盈艳丽的身影,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莫家女子轻盈娇艳,令人惊叹的美丽仿佛跨越千年,让我们在祖居地如梦幻般相见。

  我知道,鲤鱼捷始迁祖时进公北上清远开拓事业时,与夫人琴瑟和谐,感情弥笃,不离不弃。一担简朴行囊,肩挑两个襁褓,筚路蓝缕,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艰难前行。

  我不知道几十年后,在清远开疆拓土,已成为一方地主的时进祖父子衣锦还乡,重回鲶塘故乡时是怎样的情景。也许,是在一个暮春时节,他们在故乡与儿时的伙伴不期而遇,追忆往昔,睹物忆情,在祠堂门口一同吟诵宋朝诗人陆游的《沈园》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或者,时进祖与夫人、儿子、媳妇一同坐在村前的池塘边,沐足戏水。池塘碧波荡漾,一池绿水,照映着夫人和媳妇美丽的身影。

  俱往矣,明月弄影照鲶塘。我伫立在祠堂前、池塘边,神思飞扬。溯源祖先迁徙之路,前面还四会清塘,封开状元府,盛唐故都。我知道,人生聚散无常,姓氏迁徙永无止境。

  “钜鹿自古多佳人,翩若惊鸿误洛神 ;兵戈纷扰掀乱尘,铁血柔情却梦云。浮生自古状元伴,几多新徙叹遗恨 ;秋尽独留鲶塘春,芦苇霜老仍有根。”面对神交已久的百年故里,面对气势如虹的鲶塘胜景,面对血脉相连的宗亲,即使是最笨拙的人,也能吟诵出美丽的诗篇。



山塘鲤鱼捷莫氏祖居地——佛山三水区大塘镇鲶塘村景色。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