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莫恭萍

广西岑溪莫氏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3-4-14 00:20:51
满腔热血埋黄土
——记呕心沥血为党工作的莫秉凡烈士
        “满腔热血埋黄土,一点红心照赤洲”。这是一副挽联,哀而不伤,悲痛中潜藏着力量。这是一位父亲给儿子写的挽联。父亲叫莫伯贤,融安县潭头乡北山村人,曾在国民党融县政府任职,但为政清廉,长期慷慨解囊资助革命,他的家成为中共融县地下党领导人活动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子女八人除小儿子年岁尚小外,有六个是共产党员、一个是青年团员。莫秉凡,是家中的二儿子,这副挽联,就是为他而作。
        耳濡目染踏征程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天资聪颖的莫秉凡走上革命道路也就顺理成章了。1936年,20岁的莫秉凡在广西师专附中读书,因带头反对校长贪污而被开除学籍。返回家乡后他在和睦乡小学任教。第二年,原中共桂林县委委员路璠回乡隐蔽,与莫秉凡同校执教。两人组织学校和附近村校的进步师生,经常开展声势浩大的爱国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经中共广西省工委介绍,莫秉凡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同年,他在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莫秉凡在抗日军政大学关中分校任中队政治指导员。
        抱病回乡仍奋发
        莫秉凡正当意气风发之际,却不幸染上肺结核病,组织上叫他暂时回乡休养。回家后的莫秉凡却没闲着。1942年7月,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各地的中共组织负责人先后转移到融县隐蔽。莫秉凡的家成为中共组织的一个活动地点,他拿起手中的笔,主动要求党组织分配工作任务。中共融县特别支部书记路璠安排他在特支担任“咨询”。
        笔耕不辍乐奉献
        1945年5月底,日军败退出融县。经过抗日的烽火后,莫秉凡仍抱病坚持工作,为党组织转抄中共中央文件,同时,还为中共融县特支编辑出版了几期《青年报》。1947年4月,中共融县特支建立中共北山支部,莫秉凡与弟弟莫止凡、妹妹苏健行三人组成北山支部。
        那时在北山村的一间青砖房里,夜里总有明亮的灯火,总是传出妇女琅琅的读书声。这就是莫秉凡创办的柳北地区第一个“妇女夜学班”,他编教材、执教鞭,忙得不亦乐乎。一批革命积极分子和妇女工作骨干,就这样在党组织和莫秉凡等人的努力下,成长起来。
        1948年7月,国民党当局获悉莫家贯为窝藏“共匪”之所,派兵前往围捕。莫秉凡越墙突围时不幸受伤。新伤旧病并发,医治无效,1948年8月在北山村逝世,时年32岁。
来源:柳州日报 责编:王之安
点评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3-4-14 08:33:02
满腔热血埋黄土
——记呕心沥血为党工作的莫秉凡烈士
        “满腔热血埋黄土,一点红心照赤洲”。这是一副挽联,哀而不伤,悲痛中潜藏着力量。这是一位父亲给儿子写的挽联。父亲叫莫伯贤,融安县潭头乡北山村人,曾在国民党融县政府任职,但为政清廉,长期慷慨解囊资助革命,他的家成为中共融县地下党领导人活动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子女八人除小儿子年岁尚小外,有六个是共产党员、一个是青年团员。莫秉凡,是家中的二儿子,这副挽联,就是为他而作。
        耳濡目染踏征程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天资聪颖的莫秉凡走上革命道路也就顺理成章了。1936年,20岁的莫秉凡在广西师专附中读书,因带头反对校长贪污而被开除学籍。返回家乡后他在和睦乡小学任教。第二年,原中共桂林县委委员路璠回乡隐蔽,与莫秉凡同校执教。两人组织学校和附近村校的进步师生,经常开展声势浩大的爱国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经中共广西省工委介绍,莫秉凡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同年,他在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莫秉凡在抗日军政大学关中分校任中队政治指导员。
        抱病回乡仍奋发
        莫秉凡正当意气风发之际,却不幸染上肺结核病,组织上叫他暂时回乡休养。回家后的莫秉凡却没闲着。1942年7月,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各地的中共组织负责人先后转移到融县隐蔽。莫秉凡的家成为中共组织的一个活动地点,他拿起手中的笔,主动要求党组织分配工作任务。中共融县特别支部书记路璠安排他在特支担任“咨询”。
        笔耕不辍乐奉献
        1945年5月底,日军败退出融县。经过抗日的烽火后,莫秉凡仍抱病坚持工作,为党组织转抄中共中央文件,同时,还为中共融县特支编辑出版了几期《青年报》。1947年4月,中共融县特支建立中共北山支部,莫秉凡与弟弟莫止凡、妹妹苏健行三人组成北山支部。
        那时在北山村的一间青砖房里,夜里总有明亮的灯火,总是传出妇女琅琅的读书声。这就是莫秉凡创办的柳北地区第一个“妇女夜学班”,他编教材、执教鞭,忙得不亦乐乎。一批革命积极分子和妇女工作骨干,就这样在党组织和莫秉凡等人的努力下,成长起来。
        1948年7月,国民党当局获悉莫家贯为窝藏“共匪”之所,派兵前往围捕。莫秉凡越墙突围时不幸受伤。新伤旧病并发,医治无效,1948年8月在北山村逝世,时年32岁。
来源:柳州日报 责编:王之安
点评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3-4-14 08:36:10
莫伯贤

莫伯贤(1883—1968),号宝珩,广西融安潭头乡北山屯人。1909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堂,曾任融县中学教师、融县财政局长、融县民团司令。1935年弃职经商,1944年回家务农。从30年代起, 他儿女、媳妇7人,从事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他在思想上、经济上均予支持。1936年,他长子一凡在桂林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国民党追捕,他积极掩护,直到1943年奉派去越南参加武装斗争。1938年,他支持二儿秉凡、二女玉珍到延安学习。40年代,他支持三儿止凡、三媳苏健行参加共产党,在北区搞地下活动。后来秉凡患病回家治疗,中共融县党组织负责人经常上门联络、商讨工作,他迎来送往,不厌其烦,不顾风险,他家成为革命根据地的“堡垒户”。莫伯贤还亲自为抗日挺进队、游击队筹集饷械。1949年,国民党对潭头游击根据地进行围剿时,他毅然出任潭头乡护乡会主任,直接为反“围剿”献策献力。解放后,他任融安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政协驻会常委。1968年病逝。[1]
点评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3-4-14 19:03:46
楼主:您好!莫伯贤、莫秉凡帖子发重了,能不能将重复的删除?谢谢!发帖人。
点评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3-4-14 19:06:55
因为不了解网站规则,见发的帖子老不出现,又发,所以发重了。请楼主删除莫伯贤、莫秉凡重复贴。谢谢!发帖人
点评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3-4-15 21:48:31
莫伯贤一家,有六个子女参加抗日战争,一人带兵在河南抗日,两人到延安。大概广西只有这一家。
点评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3-4-15 21:50:37
莫矜(1917-1973年),壮族,广西融水永乐西寨村人。曾用名莫森、莫一奋,化名莫勉真、莫勉、黄彦等。1935年考入融县县立初级中学简师班。1937年7月毕业后,到武鸣参加全省中学生军事集训。1938年回永乐小学任教,同年经陶保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曾在安江、东岭、永乐等地小学教书,并参加救亡宣传动员活动。1940年,中共融县支部,派他到桂林地方建设干部学校学习,在校期间被选为学生生活竟进会主席,是第三大队学生党组织的核心骨干。1941年,任高街乡乡长兼民团大队队长和中心校校长,因从事革命活动而被告密,县长陆增荣下令抓他,便弃职潜到柳州,奉命打入“三青团柳州分团”任股长。1942年桂林“七九”事件发生,广西当局制造白色恐怖,其他同志撤退走了,由他留下坚持工作,后来因故回到家乡。1943年夏,他带着党组织找“踏脚石”的任务到桂黔边活动。在三江县富禄镇找到落脚点,在富禄小学任教导主任,并及时通知党员梁林、路璠、莫止凡、苏健等人到当地任教,成立了桂黔边特支。1944年春,桂黔边特支转移融县,改为融县特支,他任特支副书记。是年冬天,日军进犯融县后,他负责组建和领导融县北区抗日挺秀队,任该队指导员,发动群众,团结抗日,指挥伏击日军。1947年秋,莫矜任中共融县工委书记。1948年8月,他参加中共南方局在香港举办的武装斗争学习班,10月学习结束回到融县。12月3日在融县南区潭头北山村成立柳北第一支武工队,队员8人。1949年1月26日,他指挥西寨突围,打响柳北地区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斗争的第一枪。2月10日,在永乐朱杆村成立第二支武工队,称黄彦武工队,他兼任武工队政委。此后武工队迅速扩大,发展为桂黔边人民保卫团,他任团长兼政治委员。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1949年秋,融县工委改为柳北工委,桂黔边人民保卫团改建为柳北人民解放总队,他任柳北工委书记和柳北人民解放总队司令兼政委。多次临危指挥战斗,击退敌人。在粉碎敌人的第三、四次“围剿”后,武装力量由最初一个武工队发展到六个大队,一个独立中队,一个文工队,部队发展到1800多人,活动地区扩大到融县、三江、柳城、罗城、百寿等5个县,由秘密活动到公开斗争。1949年11月配合南下解放大军解放柳北地区。广西全境解放后,1950年3月,柳北工委和柳北人民解放总队奉命并人柳州地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柳州军分区。尔后,他历任柳州行署,宜山行署副专员,柳州地区农民协会主席,赴越南政治顾问团顾问,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广西民委副主任兼党组书记、广西重工业局、广西冶金局副局长等职。1973年8月13日病逝于南宁。1989年,县人民政府从南宁把他的骨灰迁回,安葬在永乐烈士纪念塔前。
点评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3-4-17 17:18:34
杨  烈
    杨烈(1911—1992)原名莫堇新,曾用名莫朗,化名赵其俊,潭头乡西岸村狗庙屯人。广
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附中(桂林高中) 毕业。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地下革命期间,
历任中共桂林高中支部委员、书记,广西学生军团党总支书记,柳庆区副特派员,桂滇边特
支书记,中共横县县委书记,贵县中心县委书记,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团团长,桂中
南地工委(后改为地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广西
解放后,历任中共南宁地委副书记、百色地委书记、广西区党委农林政治部副主任,区人民
政府农林办党组副书记,区农林局副局长、局长、党组副书记,区人民政府文教办副主任、
党组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自治区农业委员会副主
任,区党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并曾任中共
广西省委、区委委员,自治区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1992年6月29日于南宁病逝,终年81岁。

点评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3-12-24 21: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 175.136.223.x 发表于 2012-7-18 20:51
我是岑溪诚谏的莫庆波。

我也是孔任的
点评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7 21: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岑溪南渡的莫光武
点评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