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36|回复: 0

莫容老人自述:我和我的《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1 23: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莫容老人自述:我和我的《根》
一个家族的人常常是各顾各生活,缺乏联系,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家世,父辈的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我们在这张家族小报《根》上传递真善美的东西,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把家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的家族
   
     我叫莫容,今年74岁,退休前是一名编辑。
   
     说起我的姓,很多人感觉很少见。我们莫家是以地为氏,周武王伐纣后封功臣于莫镇,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任丘莫州。宋代是莫氏一段极为辉煌的时期,迁到了江浙一带,祖上莫君陈师从当时的著名学者胡瑗,在嘉佑二年(1057年)和苏东坡、苏辙中同榜进士。他和苏东坡关系特别好,苏东坡曾赠给他《寄民望莫年兄》一诗,彼此鼓励要坚守晚节。莫君陈死后苏东坡还写142字的祭文。后来,莫家又迁到了湖南。
   
     从高祖父算起,我们家算是七代教师之家。清代由于战乱,莫家也逐渐衰落,但那时高祖父莫远翔办过私塾,方圆数百里的人都知道他。曾祖父莫家泽也继承了“耕读传家”的传统,晚清时把子孙送到日本念书。我祖父莫兆权(字悟园)著书立说,著有《悟园从刻》,至今仍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内。我的姑母也教过书,是湖南倡导女子放足的先驱。
   
     我父亲毕业于湖南法政学堂,也就是现在湖南大学法律系的前身。但他没有当过一天法官,而是教了一辈子的书。父亲为人谦逊,他曾经把曹操的那句名言改为“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刻在背篓上,作为人生格言。到现在,老家还有好多老人常说到这个刻着字的背篓。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兄妹六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都能念好书。我母亲虽然读书甚少,但思想也很开明,她一不让我们做官,二不让我们经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本来我家也算是殷实人家,为了供我们兄妹几个读书,家里还砍掉自家的树和竹子拿去卖钱。我们兄妹几个都算争气,后来一多半上了大学,大哥、二哥和我又差不多当了一辈子的老师。
   
     我的家庭
   
     我十七八岁时当兵,没几年就赶上抗美援朝,上了战场。在战场上我找到了自己的红颜知己———自己的老伴。当时她是个屡立军功的女兵,我很佩服她。战争结束后,我考了大学,之后辗转了多处,教了十七年的书。我回北京时,已经和老伴分居22年了,小儿子都上大学了。是妻子和我岳母李笃善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的。
   
     回北京后,我到了农业出版社,编辑《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的大型工具书,这一编就是十多年。
     我的家族报
   
     退休以后,1992年,我们办起了一张家族报,名字叫《根》。其宗旨是“传递亲友信息,报道故乡动态,采撷家族史料,提供寻根咨询。”到现在已经办了30期了。这个报纸其实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报纸,只是两张正反两面印字的A4纸,订上订书针,而且不定期出刊。我设了“四面八方”、“家人趣事”等几个栏目。有朋友说,估计这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份报纸了。但我们的读者、作者队伍可不小,海内外的家族亲友400多人都是我们这张报纸的读者和“记者”。平时他们会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家族的史料、对家世的回忆还有一些生活的感受写下来,邮寄或是电子邮件寄到我这儿。我们稍作编辑,印好报纸再寄给他们,海外的亲友还可以到网上下载。通过这张报纸,口口相传,我找到了越来越多的莫氏家族的人,也越来越多的人把它看成自己对“根”的一种精神寄托,也算是达到了我办这张报的目的。前年,在台湾的五姐的孩子拿着家族报,找到我这里。他说他是揣着《根》来寻根的。
   
   
     为了让报纸更快到达亲友的手里,现在我们在长沙、广州、承德、湖南慈利等几个家族人聚集较多的地方设立了发行站。因为我和老伴精力有限,今年5月份回老家时,我把办家族报这项工作转交给了我83岁的大哥莫畏,他任主编,我的侄儿、侄孙女夫妇和他一起共同办报。我很高兴这张报纸找到了新编者,这个工作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去年,通过家族报联系起来的莫家人共同重编了一本《莫氏家谱》。这本家谱被我们祖籍湖南的省图书馆家谱中心收藏着。
   
     现在我们老两口住在西山脚下的老年公寓里,子女们都事业有成,不用我们操心,每天我们除了锻炼身体,其余时间都用在了收集资料编写书籍上。退休这些年,我和老伴已经编了《中国鹤文化》等书,我还想再编一本《悟园家族史》,讲讲从我祖父开始家族里的故事。
   
     讲述人:莫容
   
     采访人:陈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